第(2/3)页 就像是一柄百炼钢刀,轻而易举穿透油脂。 这都是因为为首的那个人! 这三千宋兵紧盯着辛弃疾的背影,呼吸都粗重起来。 这人…… 这个人!!! 跟着他!跟上他!他能带我们活!他能带着大宋活! 城墙之上,守城的宋兵都被那突然冲出来的偏师震撼到了。那支师伍明显人不多,冲击元军时宛若一滴水,顷刻融进大海中。 是谁?居然对自己如此有信心,敢做出冲阵之事! “主上!你快看!快看啊!那是我们的战旗,是宋人的战旗!!!” 天上似乎有蒙蒙细雨飘落,朱熹分不清脸上是雨水还是泪水,抬起手指着远方,那在宋军中沉沉浮浮的战旗。 就算勇武如辛弃疾,也没办法做到极速穿插敌营,所以那战旗在城墙上的人眼里,就是一时停,一时冲,一时被元军所淹没,在他们揪心的眼神中,又顽强地冲现在视野里。 宋孝宗痴滞地站在原地,双眼里映着的事物倒影始终是那杆战旗。 这是宋人?这是宋兵?这是宋将? 他听说过辛弃疾带领五十人冲入金营,于五万金兵之中抓获叛徒张安国,且能带着俘虏平安撤退的壮举,但听说过对方勇武和亲眼看到是两码事。 或许,他真的能成为再一个岳飞,让金人闻风丧胆? 宋孝宗也主战过,幻想过自己是那个挽天倾的人,那一年他平反岳飞,起用张浚,发动隆兴北伐,整个大宋焕发出锐锐生机,大宋难得迎来一个主战的皇帝,他就像一颗新星冉冉升起,宋人都在瞩目,期待着他能北伐成功,收复故土。 然后,隆兴北伐败了,他也失去了心气,签订隆兴和议之后,一心去打理内政,再没有攻出去的勇气。 现在,这股勇气好似随着那杆起起伏伏的宋旗,重新在他心中涌现。 宋孝宗不顾自己皇帝的体面,众目睽睽下趴在墙头,紧张地注视着远方战旗:“如果你能赢,朕就……” 兀良哈·阿术站得不够高,没有看到宋旗,他只是从斥候口中得知了左翼的混乱。 这些蒙古士卒被宋兵扰乱了阵型,造成恐慌,斥候来汇报前,斩杀了好几个逃兵才勉强没让左翼溃散。 兀良哈·阿术没有意外。 在外围的士兵本来就不是什么精兵,他们都是在打仗时用来堆的人命,让敌人先砍累了,精力不足之下再对上神采奕奕的中军,自然会不敌。这样的士兵被猛将一个冲阵当然会出现混乱。 他不疾不徐地下令:“左翼两侧向中间聚拢,围敌而歼,中军调转,支援左翼,右翼进攻襄阳,防止襄阳派兵出来支援,骑兵不必管左翼,继续在后方管理宋人俘虏,城不破不出战。” ——毕竟骑兵可宝贵了。 斥候迅速传达中军指令,各军挥舞令旗的士兵听到指令后开始打旗语,战卒看到旗语开始听从指令行动。整个元军调转军阵,决定要给这个胆敢闯入大军,不知天高地厚的小虫子一个教训。 区区三千人,也敢来冲阵?看我大军直接碾压过去,灭宋人士气! …… 三千士卒明显能感觉到自己越冲越吃力,周围的元军越来越多,他们就像浪潮里拼命挣扎的人,一个个浪头打过来,他们拼尽全力把脑袋往水上伸。 身侧同袍不知有多少人坠马,但更多的士卒咬紧牙关,跟上了辛弃疾。 鲁小好就一直跟在辛弃疾身后,高高举起宋旗。他如今敢睁开眼了,但敌军的血又溅进他眼睛里,张开一片血帘。他也不再大叫,因为血会溅进嘴巴里,又腥又臭。唯一没有改变的是他紧紧握住旗杆的手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