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后来听闻,大公主向陛下进献了益州酒行新贵,一种叫重碧酒的烈酒。 然而陛下以天下初定,粮食不丰为由,提议暂时不定贡酒,宫中除必要节日和祭祀以外,洒水当省则省,连大公主的提议也给驳回了。 想到此事,户部左侍郎悔得肠子都青了。 早知道陛下从一开始就没有钦定贡酒的想法,吴家鸟尽弓藏,无法沿袭的爵位加上没有贡酒的身份,迟早会落没,他说什么也不收吴家女当贵妾。 坐在旁边的户部右侍郎,听到这话,同样愁眉不展。 “吴家倒是舍得出人出力,可谁能想到他这么舍得,难道是动作太大,引起了陛下的忌惮?” 这场赏赐的早膳,不少人吃得是味同嚼蜡。 倒是宋尚书和左侍郎崔玺,一个心怀坦荡,一个有所准备,吃嘛嘛香。 特别是崔玺,看到不少人暗中早已汗流浃背,更是心中嗤笑不已。 身为朝廷官员,不知为国为民,却一心谋求私利,活该良心不安,吃顿御膳都要胡思乱想。 一顿早餐吃了半个时辰,李九鼎终于放下手里的筷子,像个邻家老人似的,笑得慈眉善目。 “爱卿们,今早的饭菜,可还合胃口?” 李九鼎看向宋尚书与崔玺所坐的方向。 平时这个时候,都是身为军师的宋尚书,默契地捧场。 今日,却被崔玺抢白。 “陛下所赐早膳,虽朴素却用心,甚合胃口。” 崔玺特意在朴素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。 宋尚书还没明白是何意思,礼部左侍郎和户部右侍郎,已离开座位,跪倒在地。 “陛下,臣举荐吴伶醉为贡酒,只是例行公事,真的不是因为纳了吴家女为妾才徇私举荐的,请陛下明鉴!” “陛下一心为民,削减宫中吃喝用度,没有钦定贡酒,以防嗜酒成风,导致百姓粮食食用减少,微臣定会召集全族效仿陛下,今日起绝不沾一滴酒。” 原本还不知道今日这顿御膳为何而吃的众臣,看到承受不住压力,主动蹦出来承认错误的两位侍郎大人,恍然大悟。 合着他们只是陪坐,不是被问责的那一个。 早知如此,刚才应该多吃几口。 尽管这顿早膳确实朴素,但宫中御膳房拥有他们厨房里没有的东西——砂糖。 利用砂糖制成的糕点或菜品,如今在京城,也只有宫中一家独有。 第(2/3)页